讲座简介
“双碳”时代,计算系统能效与可持续性日益受到关注。本次报告讨论可持续计算的丰富内涵,从三个层面总结可持续计算的关键研究方向,介绍团队在 “能源-架构-负载”综合设计方面获得的经验,并分析建设新型智能基础设施面临的挑战和机遇。
本期嘉宾
李超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、博导
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,博士毕业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,致力于研发可持续可扩展的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,科技创新2030“新一代人工智能”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。CCF体系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,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领域执行编委,曾任IEEE SRDS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。先后获Facebook Fellowship、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、“CCF-Intel青年学者提升计划”、微软亚洲研究院“铸星计划”、 IEEE TCSC可扩展计算早期职业成就奖、上海市“青年科技启明星”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孙永强青年学者奖等荣誉。主讲《云计算技术》等课程,入选2021年度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。
主持人
胡杨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副教授
本科毕业于天津大学,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,博士毕业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。2017至2021年任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助理教授,主要从事面向人工智能和5G新兴应用的异构计算加速与存算协同研究。研究内容包括面向网络数据流的多形粒度的领域特定架构,以及存算协同优化的内存管理机制,目前研究方向为高算力人工智能芯片体系架构及编译工具链。
上海市徐汇区龙文路129号
国际传媒港L1楼
联系我们
comm@pjlab.org.cn
Copyright © 2025 Shangh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
沪ICP备2021009351号-1